新临沂网 首页 沂蒙人物 大众人物 查看内容

高考2018沂蒙优秀学子采访走进l临沂兰山

2018-7-17 12:55| 发布者: 新临沂网| 查看: 86| 评论: 0

摘要: 由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沂蒙晚报、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山东沂蒙老区集团“贵人道”冠名支持的2018沂蒙优秀学子采访12日走进兰山区,临沂四中优秀学子胡雨寒和吴婷婷在今年高考中分别考 ...

由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沂蒙晚报、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山东沂蒙老区集团“贵人道”冠名支持的2018沂蒙优秀学子采访12日走进兰山区,临沂四中优秀学子胡雨寒和吴婷婷在今年高考中分别考出优异成绩,而她们的励志故事同样令人感动。

胡雨寒:不放弃、不抱怨,努力成就未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考结束后,我们往往羡慕某些同学取得的优异成绩,却很少意识到没有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成绩往往和付出成正比,四中学子胡雨寒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文科633分的优异成绩,她的求学之路或许会给其他学生以启迪。

很多事情不能改变,只能努力

胡雨寒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说有些拮据。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身体一直不好,在胡雨寒高三之前,住院治疗,在大半个月的治疗时间里,胡雨寒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要挤出时间去看望父亲,每天都会带着沉重的心情入睡,可第二天醒来,她会告诉自己:“世界上有很多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只能努力。”高三上学期,妈妈生病住院,胡雨寒仍坚持有规律的学习节奏和生活习惯,其心态调整能力可见一斑。

在采访中,胡雨寒说:“‘放平心态’是我学到的重要一点,高三刚开始第一轮复习时,我的内心很浮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很难适应,再加上成绩下滑,有一段时间无法安静地学习,我就在平时睡觉前或者考试结束后暗示自己静下来,练练字,读读古诗,这都是很有用的自我调节方式。”

对胡雨寒,班主任刘长剑老师评价:“高考是人生的一大坎,保持良好的状态很难,平时考第一的学生面对高考往往考不了第一,胡雨寒这次发挥不错,甚至有些超水准。这孩子心态好,也有实力,面对生活的重压从不抱怨,所以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真正的努力不是拼时间,而是拼效率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胡雨寒是讲究高效率的学生,她认为就学习而言,找对方向的努力最有价值,如果方向不对,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功。

胡雨寒的数学考了139分,对文科生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在课前认真预习、课中高效率听讲、课后完成各种习题之外,她还有自己的习惯。刘长剑老师认为胡雨寒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尤其是数学方面喜欢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遇到难解的题目会直接找老师,但胡雨寒主要以自己攻克为主,在攻克的过程中吃透题目,掌握知识点,彻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高考的众多题型中有这样一种题目,它的题干又长又难,但是解法却很简单,因为决定解法的是格局和思路。胡雨寒经常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一个题目不同的解法,然后对比研究其中的不同,高中三年下来,胡雨寒的积累本已经有厚厚的几大本。对此,刘长剑老师也建议学生建立一个积累本,注明每日积累的时间,时常翻阅,在教材的基础上做些拓展,积累一些结论,做题会变得方便。

作为文科生,语文的写作是重中之重,其中写作素材的积累最不起眼而又最为重要。为了增加阅读量,胡雨寒对班里订的《作文素材》期刊读了又读,这本期刊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时局、历史、文艺各个方面,不仅开阔了眼界,也锻炼了文字语言能力。胡雨寒的政治老师每周会拿出一节课时间播放班级小组整理的时政视频,不仅可以联系教材内容,还节约了同学们的时间。班主任也会购买一些譬如《环球人物》、《三联生活周刊》和《看天下》这样的杂志放到教室供学生们翻阅。但胡雨寒表示,她不太看小说或者大部头的文学作品,因为很费时间而且容易沉迷。班主任刘长剑也表示:“真正的努力不是拼时间,而是拼效率,学习的成效在于做有用功。”

吴婷婷:挑战困难,积极向上

“务实、内敛、节俭、态度端正”,这是班主任杜希鹏对吴婷婷的评价。和其他优秀学生相比,吴婷婷理科547分的成绩并不算拔尖,但她面对困难不气馁、不低头的精神值得人学习。

别人都在休息,她不行

吴婷婷家庭条件一般,自理能力比较强,生活中也特别节俭。采访中,记者发现吴婷婷的校服特别整洁,本以为是女孩子爱干净,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因为她要把校服留给弟弟妹妹穿,不能浪费。

周末,同学都在放松,吴婷婷却还要做家务,辅导弟弟妹妹学习。吴婷婷的父亲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就知道学习,自理能力比较强。三年级的时候就不用父母接送上下学了,四五里路都是自己走,不是家长狠心,确实没有条件。”班主任杜希鹏说:“婷婷很知道节约,别的同学一星期200元甚至400多元的生活费,婷婷一星期就100元,还经常有结余”。

八分能做好的事情,要花十二分的努力

在学习上,吴婷婷更是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对于她而言,在高考这条路上,最大的喜悦就是挑战困难,并且保持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心态。“八分能做好的事情,你就得花十二分的努力”,吴婷婷眼神坚定地说。她将每次模考的能力与心理考验作为挑战,将高考无形中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当做挑战,接受这些挑战,就会越战越勇。

高三生活确实很辛苦,有些时候,吴婷婷感觉自己撑不住了,就来到操场上溜一圈,哼一首陈奕迅的《梦想天空分外蓝》,或是在白纸上写一首诗,所有的阴霾都会被驱散。在记者采访的这么多优秀学子中,大部分都对音乐和读书感兴趣,在艰苦的高考岁月里,音乐和书成为了吴婷婷最好的伙伴。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回顾三年的高中生涯,吴婷婷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虽然高中岁月很艰苦也很迷茫,有时也会深陷失败与绝望的泥淖中,但磕磕绊绊中一路走来,再回首,原来收获了那么多亲情、师恩、友情。原来,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采访中,吴婷婷总结了高中三年最难忘的人和事以及自己三年走下来的心路历程。和其他同学一样,她曾经也有过一段迷茫和痛苦的时光。高三刚开始,吴婷婷的成绩滑落到班级50名开外,迷茫和徘徊成为她最主要的两种情绪,她说自己仿佛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吴婷婷是幸运的,班主任杜希鹏发现了她状态不对,马上开始关注,从心理到学习无微不至,将她从不利的状态中带出来。吴婷婷说,“我真的觉得师恩重于山,尤其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在我陷入学习的瓶颈时拉了我一把,让我走入另一片广阔的天地中。”

其次是她的父亲。高中之前,吴婷婷父亲的脾气一直比较暴躁,可是自从吴婷婷上了高中之后,父亲与她一同成长,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哪怕在她成绩跌落至倒数时,他也没有发火,一直在鼓励她,这给了吴婷婷极大的精神鼓舞。而母亲则给她的心灵以慰藉,回家时她经常和母亲唠嗑,有些心理压力在与母亲的沟通中便消失殆尽了,“仿佛打开了一扇美好的心灵的窗户”,她说。

采访中,吴婷婷说曾经想成为一名军医,可惜身高不够,如今她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军人的梦想或许还很遥远,但做医学生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天道酬勤,吴婷婷的汗水不会白流。(记者宋波)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